
黄维教授主要从事于被称为21世纪四大关键高新技术之一的"有机/塑料电子学"领域研究,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并在理论与方法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1) 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p-n型双嵌段共聚物的材料设计思想 (p-n Diblock
Copolymers),通过对材料分子轨道能级和分子带隙的调控,开发出多种具有相对平衡的电子和空穴传输性质和较好的器件性能的含噻吩和噁二唑单元的双嵌段的共轭聚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2)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高性能材料,如高效噻吩基聚合物和聚对苯乙烯撑(PPV)类发光材料、新型全色水溶性发光聚合物材料、稀土红光聚合物材料和超纯、稳定、高效的蓝光发光材料以及受控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含刚性共轭链段的刚-柔嵌段共聚物材料等。
3)在器件的制备与开发方面取得一些重要成果,创新性地提出了真空聚合成膜法,研制了一批性能优良的红、绿、蓝三基色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并在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开发上取得进展。
1997年以来,黄维教授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Adv. Mater.、J. Am. Chem. Soc.、Appl. Phys. Lett.、Chem. Commun.、Macromolecules等SCI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被他人引用700余次,其中单篇最高引用次数超过50次,在ISI最近公布的论文被引用数排名中位于材料学科世界1%顶尖科学家(top scientists)之列。
由于上述学术成就,黄维教授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30余次,出任国际学术会议的顾问或程序委员会成员10余次,主持或参与主持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现任复旦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院长,信息显示学会新加坡-马来西亚分会联合主席,兼任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教授以及著名跨国公司杜邦公司的讲座教授,并受邀担任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等著名国际科学杂志编委会成员、十多家著名国际学术期刊(如J. Am. Chem. Soc.、Macromolecules等)和一些国际学术基金会的特约评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