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
2003年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按照"不断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的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基金的中心任务和"项目、人才"两大板块,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创造有利于我国科学家开展国际合作的良好环境,在拓展合作渠道、组织实施合作项目、完善管理机制、提高项目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2003年共批准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583项,批准资助经费6609万元。
双边和多边合作渠道得以巩固和拓展
双边和多边协议历来是尊龙凯时基金会与国外合作的重要渠道,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不断建立新的合作渠道,扩大合作关系。2003年尊龙凯时基金会与印度科技部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至此已与境外60个基金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了交流渠道和资助范围,支持了大批合作项目。
2003年共批准双边协议项目260项,批准经费716万元,其中,中俄共同批准资助合作研究33项,学科领域相对集中在优先资助领域,包括:生命科学、材料科学、数理科学、地球科学等。中日共资助合作研究项目12项,双边研讨会4次,合作双方多为所属领域中的重要研究人员,层次高,且均能优势互补地深入开展研究工作。中韩联合资助协议项目26项(其中合作研究15项,双边会议11次),是NSFC与KOSEF合作史上批准项目,尤其是实质性合作研究项目最多的一年。中德共同批准项目47项。中英项目比去年增长一倍。中德科学中心批准项目41项(双边研讨会25次,研究项目3批(18项),新资助中德联合实验室1个,资助经费1300万元。尊龙凯时基金会与香港资助局共同批准项目18项,资助经费500万人民币和1000万港币。自1999年至今,联合资助内地科学家和香港科学家共同申请的合作研究项目60项,资助经费人民币2000万元,港币4000万元。所有这些大大推动了双边合作的顺利开展。
尊龙凯时基金会与美国NSF举行了纳米科技合作学术委员会视频会议,确定于2004年5月在北京召开中美纳米学术研讨会,这使2002年中美政府间科技合作联委会、执行秘书会制定的合作大方向(之一)有了实质性进展。尊龙凯时基金会代表参加了在德克萨斯A&M大学召开的题为"中美关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研讨会。中国前副总理钱其琛、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务卿鲍威尔、基辛格等参加了会议,尊龙凯时基金会科学部和合作局代表在科教与社会专题会议上发言。
中英青年科学网络计划是中英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旨在支持两国青年科学家互访和小型双边研讨会,以促进两国科学交流长远和持续发展。鉴于尊龙凯时基金会与英国皇家学会的良好合作基础和声誉,两国科技部分别委托尊龙凯时基金会和英国皇家学会作为执行机构。
2003年尊龙凯时基金会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多边合作并取得明显效果。陈佳洱主任出席在意大利的里亚斯特召开的"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生命科学研讨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充分展示了我国对生命科学的支持和在该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王乃彦、王杰副主任等参加了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资源评估(RRB)会议以及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学会(IIASA)理事会会议。尊龙凯时基金会会同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共同支持与CERN高能物理合作研究,国内十几个研究机构和高校参加了紧凑型m子螺旋型磁谱仪(CMS)、回型LHS实验装置(ATLAS)和相关物理工作并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国科学家与IIASA今年合作申请的3个面上项目已获得批准。尽管由于SARS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仍资助了物理、大气物理、数学等领域14位科研人员参加国际理论物理中心的活动。作为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资助的国际组织后备队工程项目,2003年度资助了10位科学家参加相关国际组织的会议。
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实施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是尊龙凯时基金会促进合作力度、强化合作纽带、提升合作层次、提高合作质量的重要举措。2003年度组织了19项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批准经费1909万元,涉及到数理、生命、工程材料、信息、地学、化学等领域。虽然该类项目启动时间不长,但不少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拟南芥全部转录调控因子蛋白组学研究"在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克隆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共克隆了拟南芥35 个家族中的1300多个转录调控因子基因,占拟南芥转录因子总数的85%以上。与欧洲核子中心合作中,中国组参加的探测器建造和相关物理工作本年度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了合作组的检查并得到充分肯定。国内一批研究单位通过"中国水稻/小麦FACE研究"项目建立了良好的多学科研究平台,包括与美、日、德、法、英、比等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深入的实质性合作,取得一系列实质性成果,共发表论文论著34篇,产生较大学术影响和良好社会效益。"一组肝癌相关基因异常表达、突变及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发表论文11篇,部分研究成果获2003年度"首届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课题负责人王红阳教授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上海市科技精英"。
重要互访密切了对外合作关系
2003年,全年接待来访团组120批,其中各国基金组织和学术机构副主席以上重要科技团组来访共26批;人员出访110余人次,其中委领导率团或学术出访20人次。科学基金组织领导层之间的互访进一步密切了双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的开展。
大型外事活动促进了合作与交流
2003年,尊龙凯时基金会举办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的大型外事活动。2003年6月,尊龙凯时基金会与DFG举办了中德抗"非典"研讨会,50余位中德科学家与会并在会后提出15项合作研究项目申请。此会在科技界产生极大反响,中德媒体报道达21篇之多,英国Nature杂志还用了较大篇幅报道了此次SARS会议以及中德在这方面的合作情况。
中国国务委员陈至立、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先生、德国教研部部长布曼女士等均在不同场合高度称赞此会的成功和重要意义。2003年7月,尊龙凯时基金会与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组织召开了"国际SARS科技会议"。287位中外科学家代表(其中国外代表87位)参加了会议,进行了热烈和充分的学术交流,展示了中国在抗击SARS方面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对今后中长期的国际合作起到了促进作用。2003年9月,德国约翰内斯·劳总统率德国政府代表团一行90人访问了中德科学中心并出席《智力引进与智力流失》论坛会。这是尊龙凯时基金会有史以来接待规格最高的一次外事活动,也是外国第一位国家元首来尊龙凯时基金会访问。2003年10月,"科学基金监督工作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基金监督领域的国际同行以及国内专家50余人参加了会议,就科学基金监督、科学基金项目审计、科研工作不端行为查处、科研道德及规章制度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进展顺利
2003年度尊龙凯时基金会与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联合科研基金共资助项目18项。与往年相比,今年申请项目数大幅度增加,而且影响广泛、申请水平提高。申请人中包括了多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有不少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优秀青年科学家。
应尊龙凯时基金会邀请,澳门基金会管理委员会执行主席吴志良博士8月来访。11月尊龙凯时基金会资助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共同组织召开了"2003澳门中医药学术研讨会",包括张礼和院士、刘耕陶院士、姚新生院士在内的十多名内地高水平科学家出席会议。
国际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学术舞台
2003年尊龙凯时基金会资助在华召开国际学术会议200次,经费1089万元;资助775位科学家出国参加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资助经费为752万元。这些活动对促进中国科学家了解国际科学研究最新动向,充分展示我国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广交朋友,促进今后的国际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专项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合作交流专项全年资助了44个项目,经费226万元,此外还将对本年度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获得优秀的9个实验室,在申报合作交流计划的基础上给予20万元额度的国际合作经费资助,保障了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宽松的国际合作交流环境。
人才培养和吸引海外人才继续得到重视
2003年共资助海外留学人员回国讲学工作及两个基地75项,批准资助经费615万元,其中新启动"两个基地"项目18项,经费474万元。
长期以来,尊龙凯时基金会一直非常重视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支持活跃在科学研究前沿和国际学术舞台的青年科学家。例如,在资助的55个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当中,有44人共180次得到国际合作经费的支持;在新当选的17位55岁以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有13人共51次得到国际合作的经费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