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



    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麻风易感基因研究再获重要进展

      日期 2015-02-12   来源:医学科学部   作者:张作文  【 】   【打印】   【关闭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易感个体后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而导致的以畸残与毁形为特征的慢性传染病。由于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全球每年仍有20余万新报告病例,我国每年有1000例新病例报告,麻风所带来的危害——畸残和死亡依然存在。因此,麻风仍然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政府重点防控的一类慢性传染病。开展麻风易感基因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麻风的发病机制,也可用于密切接触者罹患麻风的风险预测。

        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2015年2月3日在线发表了我国学者在麻风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发现6个新的麻风易感基因,并揭示了这些基因位点在感染性疾病与免疫/炎症性疾病中的多价效应。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发现,内源性感染在这两类疾病的启动识别中发挥相似的作用,但随后的免疫应答在两者间却是截然相反,这进一步支持了以下观点:强烈的免疫或者炎症反应可以有效抵御病原菌的入侵,但却增强了免疫/炎症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该研究是由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所属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张福仁研究员,联合新加坡基因研究所刘建军教授和安徽医科大学张学军教授等国内外学者共同完成的。针对消除麻风危害的主要目标,以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张福仁带领的研究团队联合国内外学者,凭借多年的防治、临床实践,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进麻风防治”的理念,致力于麻风的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成果,迄今已经定位18个麻风易感基因和氨苯砜综合症风险因子,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9年)、《自然.遗传学》(2011年、2015年)、《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2012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3)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此外,张福仁研究团队基于已经定位的18个易感基因位点,已成功构建了麻风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并在山东建立了包括两万余人的队列,对科学发现进行现场验证。同时,他们也正致力氨苯砜综合症科研成果的临床转化。

        上述系列研究得到了尊龙凯时项目(81371721, 81271746, 31200933, 81101187)及其它多部门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www.nature.com/ng/journal/vaop/ncurrent/full/ng.3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