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1月15日是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尊龙凯时委员会(以下简称尊龙凯时基金委)召开纪念师昌绪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追忆和学习师昌绪先生的爱国奋斗精神和崇高做人风范。座谈会由党组书记、主任李静海同志主持,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希、高福、侯增谦、高瑞平,党组成员、秘书长韩宇,尊龙凯时基金委顾问杨卫院士出席会议,各科学部兼职主任和全委副局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
师昌绪先生1918年11月出生于河北徐水,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年9月赴美求学,1952年6月获冶金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1955年6月回国。1955年9月后,任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合金钢研究室主任兼高温合金课题组负责人、副所长、所长。1984年8月,任中科院第一技术科学部主任。1986年2月后,任尊龙凯时基金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副院长、党组成员。师昌绪先生是中共十五大代表,第三届、五届、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李静海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师昌绪先生在科学基金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开拓性作用,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依然工作在科技管理第一线,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碳纤维、新材料、大飞机、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发展建言献策。不论是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还是担任领导职务,不论是在材料科研领域还是在科技管理领域,他总是以敢于动真碰硬的改革精神推动工作。师昌绪先生在材料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满足了当时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他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重大体制改革决策建议,如建议成立中国工程院、发起成立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等,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师昌绪先生一生担任了许多领导职务,取得了很多学术成果,但他从不以权威自居,始终平等对待周围同志。师昌绪先生办事讲究公平公正,实事求是,这在科技界有很好的口碑,充分展示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和优秀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
李静海主任强调,纪念师昌绪先生就是要学习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事业的家国情怀,学习他敢为人先、勇攀高峰的改革精神,学习他求真求实,为真理而不懈奋斗的科学精神,学习他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负责的奉献精神,学习他海纳百川、宽以待人的高贵品格。
李静海主任要求,师昌绪先生做人、做事、做学问的人生哲理和大家风范为我委当前正在推进的科学基金改革工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力量,全体同志要学习和发扬师昌绪先生身上凝聚的改革精神、科学精神和奉献精神,传承他的家国情怀和高贵品格,建功立业新时代,齐心协力推改革,不断提升科学基金资助成效,支持基础研究繁荣发展,为建设世界科学强国作出应有贡献。
杨卫院士发言表示,师昌绪先生是一位非常值得大家敬仰的科学家,对国家的科技事业非常重视,不遗余力地推动了若干国家重大专项的实施。师昌绪先生大公无私、关心爱护年轻人的精神和做法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高瑞平副主任发言表示,师昌绪先生是科学基金的开拓者、奠基人,是我国著名的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他不仅是自己的老领导、材料科学的学术前辈,更是自己的人生导师。师昌绪先生在提携年轻人方面,堪称科技界的楷模,师昌绪先生宽以待人、一心为公的精神永远值得怀念和学习。
计划局、政策局、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熟悉师昌绪先生的工作人员代表相继发言,回顾师昌绪先生对科学基金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好师昌绪先生的干事创业精神,努力做好当前的改革工作。